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下面是一个“倒奶事件”的材料。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 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年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货币执行流通尺度职能时,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 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
- 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 简述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 在垄断阶段,“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
- 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可以适时
- (材料 1)某企业为了追求效率,推行差别
-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基础就是实
- “白马非马”的命题()
-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 在新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 下列各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性的是()
- 根据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可以把哲学派别
-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提出的重要
- 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是剩余价值的资本
-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
- 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 试述你对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
- 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
- 物质生产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