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国外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的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纵观一百多年来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发展趋势:
(1)从理论的发展来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早期的一些游戏理论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实验依据。20世纪开始,逐渐重视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形成理论体系。这种变化在埃里克森(Erikson)等精神分析学家的工作中已见端倪,到皮亚杰那里逐渐明显,在伯莱因、贝特森等人的研究中更为明朗。
(2)从游戏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 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左右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70年代受皮亚杰等认知学派的影响,比较注重游戏的认知发展价值,那么,80 年代,人们则开始注意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各个方面的发展价值。
(3)研究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开始重视研究像影响儿童游戏的条件因素(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家庭环境以及物质环境的组织与安排等)这样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题。但是,如何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仍然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控制的自然主义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现在又出现了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有条件控制的自然观察的方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培养幼儿同伴交往的方法。
- 幼儿课程要与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
-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教师公正的内容()
- 幼儿教师面对挑剔家长该怎么办?
- 对1~3岁的幼儿,如果他的自主需要得不到
- 兴起于欧洲17世纪的一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是()
- 教学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教师为儿童创
- 婴儿从()开始真正理解语言。
- 按照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规定,下列()
- 婴儿极少对母亲不在身边表现不安,当母亲回
- 活动时间短暂,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是()。
- 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
- ()的设计者们认为,学校应是促进儿童心理
- 游戏时间里只允许全班或一组幼儿玩一种游戏
- 被誉为“中国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
- 在中国古代儿童教材中,儿童诗歌按照内容可
- 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可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