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 邹衍是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的代表人物,齐国稷下的学者。据司马迁说,他的年代在孟子以后。他曾到过许多诸侯国宣传他的学说,而且受到厚礼款待。他的学说的一些片断,保存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还提到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说他用这种学说来解释社会历史变迁的原因,但他并没有说明这种学说的具体内容。《孟子荀卿列传》中说:“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意思是:邹衍认为自从天地开辟以来,五行五德轮流替换,治理天下的人各有恰好配合的五行五德,那些表现预兆的感应现象就是如此的。另外在《文选·魏都赋》注中引《七略》的解释说::“言士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照刘向的这种解释,邹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按着“五行相胜”的循环顺序进行的,由土德开始,最后又回到土德,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出现,都体现了五行中某一种势力占统治的地位。这种学说,看到了历史是变化的,而且有必然的趋势。但是它把历史的变化理解为一种循环的过程,从而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和命定论。以上材料可以作为对理解邹衍“五德终始”说的补充。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论述科层制的主要特征。
- 规则系统
- 历史上最使人瞩目的分层形式有()、种姓制
- 联系实际评述社会制度的功能和负功能。
- 冲突的形式包括()。
- 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
- 阶层的划分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的高低、()
- 社会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发生变
- 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 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舒茨,它代表着不
- 社会保险属于()。
- 各国现代化道路有()类型。
- 20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
-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 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社会制度有()
- 简要比较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差别。
-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 社会保障的特点是什么?
- 随机抽样的形式有()、()、()和()
- “镜中自我”是谁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