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冬眠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
1)降温方法:根据医嘱首先给予足量冬眠药物,如冬眠Ⅰ号合剂(包括氯丙嗪、异丙嗪及哌替啶)或冬眠Ⅱ号合剂(哌替啶、异丙嗪、氢化麦角碱),待自主神经被充分阻滞,病人御寒反应消失,进入昏睡状态后,方可加用物理降温措施。物理降温方法可采用头部戴冰帽,在颈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主干动脉表浅部位放置冰袋,此外,还可采用降低室温、减少被盖、体表覆盖冰毯或冰水浴巾等方法。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以降至肛温32~34℃,腋温31~33℃较为理想。冬眠药物最好经静脉滴注,以便调节给药速度及药量,以控制冬眠深度。注意避免体温大起大落,使病人体温稳定在治疗要求的范围内
2)严密观察病情:在治疗前应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和神经系统病征,作为治疗后观察对比的基础。冬眠低温期间,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压低于13.3KPa(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停止冬眠疗法或更换冬眠药。
3)饮食:每日液体入量不宜超过1500ml,可根据病人意识状态、胃肠功能确定饮食种类。鼻饲者,流质或肠内营养液温度应与当时体温相同。低温时病人肠蠕动减弱,应观察病人有无胃潴留、腹胀、便秘、消化道出血等,注意防止反流和误吸
4)预防并发症:
①肺部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
②低血压:在搬动病人或为其翻身时,动作要缓慢、轻稳,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③冻伤:冰袋外加用布套并定时更换部位,管擦放置冰袋的皮肤及肢体末端,定时局部按摩,以防冻伤
④其他: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冬眠低温时,角膜翻身减弱,应注意眼的保护
5)缓慢复温: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应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的药物维持时间直至停用,为病人加盖被毯,让体温自然回升,必要时加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复温,温度应适宜,严防烫伤,复温不可过快,以免出现颅内压“反跳”、体温过高或酸中毒等。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为()
- 对疑有腹腔内脏损伤和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
- 简述中心静脉营养导管的护理。
- 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错误的是()
- 发生腹部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
- 女,2l岁,自诉疼痛开始于上腹及脐周,位
- 高钾血症病人出现心律失常时,首先应给予(
- 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
- 女性,70岁,因“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人院
- 脐疝多见于婴幼儿及中年以上妇女。
- 前列腺增生发生尿频的主要原因是()
- 支气管扩张病人的症状不包括刺激性干咳。
-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病人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代
- 乳癌淋巴转移的最早和最常见部位是()。
- 腹膜外型膀胱损伤
- 热烧伤的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
- 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 女性,45岁,突发上腹痛6小时,伴
- 患者男性,45岁.昨晚暴饮暴食后,出现脐
- 男性,36岁,体重60kg,不慎被蒸汽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