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新生人学了,一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学习写字,同学们的积极性极高,可那支小小的铅笔一点都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才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字,可练了一段时间,进步也不明显,有些同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自己是写不好字了。 请结合桑代克的有关学习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说明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
-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也是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之一。他运用“俄猫开箱”实验提出了学习的联结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为媒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实现的。同时他提出了学习要遵循的三大定律: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予活动,他们就会感到满足,有准备但是没有活动就会感到烦恼,同时学生没有准备但给予活动也会让他们产生不悦。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即刺激与反应间受到的练习和使用越多,这种联结就会变得越强。但后来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奖励的练习才会增强。
(3)效果律,即一个动作跟随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重复这个动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跟随这个动作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也就是说,一个人行为的后果对他们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案例中的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准备律和效果律。刚入学的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准备好要学习写字,所以刚开始写字的心情是“兴高采烈”的。但是由于肢体的不灵活性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写字的动作,当看到“歪歪扭扭”的字时,给他们呈现的是一个不能让他们满意的结果,所以当这个结果在短时间内没有变化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稳定的结果,于是就会不想再写字了。这正符合了效果律中面对不满意的结果所出现的情形。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到学生的期望与他们本身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及时地对学生积极写字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学生的写字行为得到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外部奖励,从而维持他们对写字的兴趣。同时交给他们一些写字、握笔的技巧,呈现一些结构比较简单的字,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
- 有以下地址段,其中()具有相同的存储容量
- 如何让老版本的Office可以识别Off
- 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了英语音标的学习。根据
- 校园文化
- TCP/IP上每台电脑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
- 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分为:教学认知能力、()
- 设置默认主页地址的操作,是选择IE的()
- 理想状态下,一个采用十六进制脉冲的通信系
- Windows启动后的整个屏幕称为桌面,
- 学校()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
- 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
- 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 Excel 2000是()的一个组件。
- 试述《学记》中提到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
- 选用公文文种应考虑的因素有()
- 通过网上商城购买书籍,这属于()。
- 已知阿科曼函数(Ackermann fu
- IP地址为192.110.9.113,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