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宋代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士人政治形成的关系。
-
(1)"官无常位,权无常势"。即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权力的转移具有高频率性,官宦之家与寒门之士在入仕形式、权力争取上具有了形式上的平等性。
(2)文官治国并且文官的主体是具有进士身份的知识分子。科举制导致了宋代官僚,尤其是高官主体由科举进士构成。
(3)士人干政、谏政意识的加强。大量来自社会中下层的科举士人进入仕途,他们大多具有忧国忧民的社会意识和拥护皇权政治心态,以天下为已任,干政、谏政的意识比较强。
(4)推崇进士、重文轻武社会风气的进一步抬升,追逐名利的文化心态和官本位心理的凝固。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习近平将提升人民的什么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
-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
- 1946年3月美国与日本制定的宪法被称为
- 在家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制度下,宰相很难避免
- 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 北方四岛属于日本和哪个国家的争议领土:(
-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是(
- “户调式”的本意是什么?为什么其结果与制
- 小宗的的分野,从周天子到庶民,成为周代人
- 元代“一省制”概述。
- 概述中国奴隶制时代中止时段的几种主要分歧
- 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 对下列这一民族称呼的先后顺序是()。①靺
- 御史制
- 推恩令,是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
- 汉代县以下的乡里基层组织沿秦制,为乡、亭
- 以下属于宋代官员名称的是()
- 中唐为什么会出现藩镇割据?
- 2013年我国发射的探月飞行器名叫:()
- 与常科相比较,唐代制科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