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伤痕文学
-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的心灵伤痕。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2分)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明显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3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鲁迅《祝福》中开头“我”回镇后到镇东头访
- 所谓“二革”创作方法,是指“( )”与“
- 萧红原名(),是黑龙江省()县人。
- 如何评价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
- 《相见时难》是王蒙反思小说中的“民族篇”
- 《茶馆》
- 注重历史内容与人性探幽的创作倾向,反映先
- 下列哪些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
- 1927年茅盾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发表小说
- “雯雯系列”是张洁早期小说的合称。
- 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
- 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对建国30多年来社会
- 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尝试“意识流
- 钱理群评价其小说“熔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
- ()本名查良铮,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
- 以下诗歌作品中,属于舒婷诗作的有()。
- 《棋王》中,“何以解忧,唯有下棋”、“人
- 1975年7月,毛泽东就电影《创业》问题
- 话剧《同船共渡》的情节线分别由()。
- 最先在文学史中为朦胧诗开设“专章”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