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王老师是某市初级中学特级教师,“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是她从教35年始终坚持的教育格言。她用自己朴实的工作作风和“读懂学生,科学地爱生”的“换位思考”德育艺术,使教育产生了最大的效果。 一次,王老师班上有三名同学在逛超市时看到几枝喜欢的圆珠笔,一时控制不住,悄悄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王老师得知后并没有对其严厉批评,而是去超市买了三支笔送到学生家中,用真诚唤醒了孩子们的良知。 可见,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请评析王老师的做法,并且结合案例说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换位思考”来鼓励或唤醒犯错误的学生?
-
人性化的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将心比心,和学生做一个换位思考。想想遇事时我们会想得到什么,不希望得到什么,然后就把想要的给予学生,避免将害怕得到的施加给学生,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么样进行“换位思考”?
(1)赏学生所长。学生有被欣赏、肯定的欲望。教师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优点,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2)除学生所疑。教师要授业解惑。还要信任学生,解放学生。把教师“导”转化为学生的探索性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宽学生之过。教师要谅解学生的过错。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学生的错误要客观分析,正确面地,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教师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
- 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或结论出发,
- 依照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是一种
- 、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
- 有入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
-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 )。
- 写作题: 以“教师的责任&
- ( )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是时代发
- 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忽然有人发出“
-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
- ( )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联结起来,
- “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学生回答:“变成
- 被人们尊称为“交响乐之父”的( )共创作
-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 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
-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
- 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 很多人都打过篮球,知道打篮球与踢足球相比
- 以下做法小学语文课程不倡导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