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中国基础实施建设的基本轨迹。
  •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开始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过程,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超前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大部分基础设施属于第三产业,因此发展也十分缓慢。以1952-1978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为100,则主要基础设施的增长为:能源生产增长76.8,电力生产增长209,铁路营业里程增长12.6,公路长度增长41.8,内河航运增长8.5,电话机增长56。
    可见,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大幅度落后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日益严重。电力增长虽然较大幅度地快于工业,但到70年代末,电力供应仍然严重不足,是因为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经济发展差不多是单一的、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加之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致使经济的增长远远慢于对电力需求的增长。改革开放以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存量迅速增长,特别是通讯业的发展名列前茅,能源、交通的存量增长也很快。铁路营业里程增长相对缓慢,但是铁路的线路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从1978年到1999年,在铁路营业里程中,电气化铁路由0.10万公里增长到1.4万公里,增长了13倍;铁路复线里程比重由15.7%提高到36.1%;铁路自动闭塞里程比重由12.3%提高到31.0%。这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由外延式走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重点放在提高铁路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上。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欠帐太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基础设施新的需求增加很快;同时,受利益驱动。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更多地用于短期内富有效益的领域,致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