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道教参香的讲究
  • 参香礼仪前已有略述,为教化方便计,今特设一章而专门讲说。参香,敬香是道教一种敬神礼道与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礼仪。一般习俗,参香完后,均是三炷清香一齐插于香炉中,这属于一气化三清之意;若是将香炷先插在中间,再插在龙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右方)再插香于虎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左方),就代表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之意。但须把香炷插正,不宜插的东歪西斜,或是将香炷插于香炉最边缘,造成后者插香的不便而使手掌被香头所触烫。有些信众则用抛的方式将香炷直抛于香炉中,这种种方式都是不敬之举。敬神最常见最普遍的方式莫过于敬香。敬香,也称献香,世人多称烧香。敬香旨在“以香达信”,即以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明,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敬香有焚香、拈香两种方式。焚香较为常见,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线香(或料香或藏)敬神的仪式。
    具体做法:
    (1)选三柱(支)香,不要断香。
    (2)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气吹灭)。
    (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
    (4)用左手上香,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心)。若是道徒还要默念《上香时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若在一个神殿里供养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左位,次上右位,后两者各上一柱香,仪式相同。)
    (5)上香讫,即行叩拜礼。正所谓烧香拜神也。拈香最为隆重,只有在诸神圣诞或供斋设醮时,有主持(方丈、监院)或高功方行之。所拈的香有五种,即檀香、沉香、云香、紫降香和茄兰香,是为“名贵五香”。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称烧檀香。烧檀香比较讲究。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须有专用香炉(称檀香炉),还要另备一些香面(通常以线香碾成粉末代之)。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类)在檀香炉中间将香灰挖一小坑,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层香灰。接着,点燃少许事先折成一寸长短的线香,将燃着的那端插入香面内。拈香时用左手,三枚香分别先后三次投炉,上下植献(先中、次左、后右)或东西卧献均可。拈香时要默念《祝香咒》:“道由心学,心假(借也)香传。香焚玉炉,心寸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拈香讫,退回跪垫,行三礼九叩大礼。近年来更有迷信上头香之信众,为抢插头香而把整个香炉弄得东倒西歪,更是不智与不敬之举。所谓上头香是每人在每年的年初一的第一柱香,还有每日凌晨卯时(早上五点),开庙门时,自己所插的第一柱香也算是上头香。而非各庙宇的第一柱香。另外还有一种世人容易忽略的,就是双手在胸前握太极,虔心奉无形香的心香,随时随地虔诚奉心香,即可得到圣尊之感应。由于插头香、抢头香以致人挤人,众人抢挤一个香炉,造成强者得标,弱者受伤,而力有未逮,这非你敬拜的神明所愿意见到的。想想这般敬神求神有效吗?为了抢头香,而把香炉弄得东倒西歪,用抛的方式,将香抛于香炉中,实为不敬之举。愿虔诚的信众们能够纠正自己的不昧之举。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