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材料一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过程。
  •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②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这是因为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升华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