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为什么说戴爱莲打开了中国民族舞蹈的宝库?
  • 因为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接待厅里,陈列着世界4位杰出的女性舞人的肖像艺术品,其中之一便是戴爱莲的石雕头像。在揭幕式上,她曾深情地说;“荣誉属于我的祖国。”这肺腑之言或可作为对其舞蹈生涯的一种诠释。《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回到祖国。1940年春宋庆龄在香港会见了她。珍珠港事件后,她取道澳门到桂林。随即参加支援抗战募捐的演出活动,创作了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游击队的故事》、《卖》、《空袭》、《东江》和《思乡曲》等,对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波斯广场的卖花女》、《杨贵妃》、《伞舞飞天》《荷花舞》《飞天》和《荷花舞》都是20世纪50年代戴爱莲的代表作,舞蹈公演后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成为全国许多舞蹈团体竞相学演并久演不衰的一个舞蹈。英国泰晤士报曾发表评论,称这个舞蹈“体现了戴女士处理人体造型和舞台空间结构的非凡才能。
    1940年戴爱莲从英国启程返回祖国,1941年1月22日由保卫中国同盟及昆明惠滇医院募捐委员会合办:为国际和平医院、昆明惠滇医院筹款演出。她以抗日题材为内容,以火般的激情、精湛的舞技,表演了《警醒》、《东江》、《前进》及《拾穗女》四个舞蹈,开始了她用舞蹈艺术为祖国服务的艺术生涯为了发展中华民族的舞蹈,戴爱莲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在寻找中国舞蹈的“根”。她经过广西瑶山时,学习了瑶族舞蹈,改编成《瑶人之鼓》,在桂林时又向桂剧艺人学习了《哑子揹疯》。1946年3月在重庆青年馆,举行了“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由育才学校部份师生协助演出。其中有《瑶人之鼓》、《坎巴尔韩》、《青春舞曲》、《春游》、《倮倮情歌》、《巴安弦子》、《嘉戎酒会》、《羌民端公驱鬼》、《哑子揹疯》等十几个舞蹈,其中包括藏族、维族、羌族、瑶族、汉族六个民族。她的代表作《荷花舞》、《飞天》等舞蹈,既来自传统和民间舞蹈艺术,又做到了高度的升华,抒发了戴爱莲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为表彰她为发展本国的舞蹈艺术所作的贡献和促进中英两国舞蹈交流所作的努力,1981年5月11日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决定,将戴爱莲的石雕头象安放在学院的大厅里。这座头象是英国著名雕刻大师威利·索科普在1939年为当时正在英国学习的二十三岁的戴爱莲制作的。安放仪式庄严而热烈。
    戴爱莲在国内外的威望,不只是由于她在舞蹈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及突出的成就,作为一个艺术家,人们更着重的是她的品格和情操。她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丹心,四十四年如一日,她把自己和舞蹈艺术全部献给了人民,她是人民的舞蹈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