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彰武松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90年10月在章古台区域内的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首次发现的,与当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樟子松相比,彰武松更具有速生性、抗旱性、抗寒性和耐盐碱性,特别是无明显病虫害,不感染对樟子松造成严重危害的松枯梢病,并且在正常年份连年高生长量是樟子松的1.21倍。为了尽快在辽宁及我国的三北地区推广彰武松,目前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的嫁接方法来繁殖彰武松,请问这种繁殖方法属于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这种繁殖方法能否保持彰武松的优良性状,并介绍髓心形成层对接的技术要点。
  • 这种繁殖方法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彰武松的优良性状。
    髓心形成层对接的技术要点:
    1.以砧木的春季芽开始膨大时嫁接最好,也可在秋季新梢充分木质化,进入休眠期进行嫁接。
    2.剪取带顶芽长8~10厘米左右的一年生枝作接穗。除保留顶芽以下十余束针叶和2~3个轮生芽外,其余针叶全部摘除。然后从顶芽基部以下2厘米左右入刀,沿髓心向下直削,长6厘米左右,再将接穗的背面斜削0.5厘米左右的小削面。
    3.利用中干顶端一年生枝作砧木,在略粗于接穗的部位摘掉针叶,摘去针叶的长度略长于接穗的削面。然后从上到下沿形成层或略带木质部垂直切削,削面长、宽同接穗削面相同,可在切口的下端保留1~2厘米的皮层,有利于绑缚时防止接穗错位。
    4.将接穗长削面向内,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接穗的下部插入砧木切口下部的凹槽中,最后用塑料薄膜条绑扎紧密。待接穗成活后再将砧木去顶。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