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在确定有关期初余额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哪些事项?
  • (1)被审计单位选用的会计政策。被审计单位选用的会计政策是否恰当,其与本期是否一致。如果不恰当或与本期不一致,审计人员在执行期初余额审计时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或予以披露。尤其是当会计政策发生变更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这些变更是否恰当、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列报是否允当。
    (2)上期财务报表是否经过其他审计机构审计。被审计单位上期财务报表如果已经过其他审计机构审计,审计人员应与前任审计人员联系,了解审计报告是否为非标准审计报告,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如果未经过审计,审计人员应进一步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3)账户的性质和本期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不同性质的账户及财务报表项目,在财务报表中被错报的风险也不相同。审计人员在确定期初余额的审计程序时,应充分关注不同项目在财务报表中被错报的可能性。
    (4)期初余额对本期财务报表的重要程度。期初余额对本期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因情况不同而程度相异。如果金额较多,所占比重较大,则其对本期财务报表的重要程度较大;否则,则对本期财务报表的重要程度较小。如果上期财务报表已经过其他审计机构审计,审计人员可通过查阅前任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底稿,获取有关期初余额的审计证据。但是,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前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包括专门学识、执业经验、专业训练及业务能力等)和独立性(包括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以判断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审计人员还应关注前任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如果前任审计人员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应当特别关注其原因,并考虑相关事项对本期财务报表的影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