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有人说:“天堂和地狱都是虚构的。”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
“天堂”和“地狱”之说,佛教中有两种说法。小乘佛教主地域说,大乘有“地狱”说,也有“心态”说。
地域说认为,大地底下有地狱,须弥山有四天王天,须弥顶峰有三十三天,虚空中有四重欲界天、十八重色界和四重无色界,整个虚空中充满群星和悬浮的微尘似的无量世界。地狱非一处,天国也非一个,因众生的业缘,各得其所。
大乘“心态”说认为,六道众生未必是异地、异体。苦乐是思想意识的感受,六道虽同体而感受各异,同是人,因业力感受的差别,可以有六种心态,心中有乐无苦者为天,苦乐参半者为人,有苦无乐者为地狱生命,贪得无厌、处于饥饿状态者为饿鬼,性情暴躁、好斗、好战者为阿修罗,智力低下者为畜生。
对认为“天堂、地狱是虚构的”的人,可以讲“心态说”。对持万物性空观的大乘佛教来说,承认天堂、地狱的存在也是一种顺世权宜之说,在没有任何实有的情况下,虚设有何不可呢?有益的“虚设”比有害的“虚无”观也许更高明。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什么说你所抓取的、主宰的到头来只是一场
- 我们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苦来自哪里?
- 佛陀在经典中如何赞叹观修无常?这对你有哪
- 透过修行、怎样对世间的实相看得有深度、看
- 佛是怎样定义“正见”呢?
- 生兜率天内院有再堕落之虞乎?
- 菩萨是觉有情,怎样理解?
- 每尊佛像胸前,皆雕上一个卍字型大小,不知
- 人是由()、()的假合,故又名为有情众生
- 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
- 每个众生在心灵上、精神上都会有些病吗?
- 一个世俗知识业报较深的人,换句话多读了几
- 空海师父希望我们在闻思修行中,要有这一种
- 七众弟子是哪七众?
- 怎么样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悲?请以窍诀的方式
- 什么是结、缚、使?
- 印度国家,自释迦佛成佛后,成为全世界佛教
- 般若之意义为何?
- 佛教所说众生是一切有生命存在及神鬼皆是。
- 在社会人群中弘扬佛法,应该注意什么?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