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启蒙”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请回答:该学者者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批判思潮仍属于“文化传统的自我裂变、修复与整合”,不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启蒙性质。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答案一赞同:(答案可从性质、目的、影响、局限性等角度论证,任意一个角度即得分)例如,(性质)尽管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但本质上仍是属于儒家正统思想;(目的)通过修复儒家传统思想以巩固开明君主统治。(影响与局限性)没有促进社会的转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蓝图、没有与政治运动相结合等。
答案二反对:(答案可从背景、内容、积极作用等角度论证,任意一个角度即得分)例如,(背景)这一时期的思想批判,是在当时政治经济发生巨大变化(或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强化社会矛盾突出)的条件下萌生的;(内容)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思想;(影响)对社会传统文化一定冲击,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具有早期启蒙性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 “部落时代”
-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分歧主要在于()
- 顾炎武的”亡国”不同于”亡天下”的思想(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
- 君与民的关系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不断探索,
- “春者天之所以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
-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
- 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
-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认为,宇宙“发窍之最精
-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
-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 “承古萌新”是
-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
- 人们往往引用“程门立雪”这句成语来形容尊
-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
-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
- 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