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带式焙烧机的烘炉操作步骤。
-
烘炉一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燃烧强度小,因此可以采用堆烧木材或使用煤气利用点火棒点燃;第二阶段:待炉膛温度升到一定高度时即可直接用炉膛(燃烧室)的烧嘴(点燃重油或煤气)烘炉。在第一阶段炉温较低,一般不开主轴风机。烘炉作业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将准备好的点火棒(一般由机尾或机头运进)从油枪杆入孔(油枪事先拔出)或燃烧室的窥视孔插入,用胶皮管把煤气引入管与点火棒(露出炉外部分)连接起来,点火棒(管)入燃烧室部分(根据点火棒长度决定)可用钢支架支承。点火棒的插入长度不得超出燃烧室。因此有孔部分的最大长度要小于燃烧室长度1.0m左右。
(2)将底料循环系统及集尘、返矿系统投入运转。
(3)打开底料闸门使(其开度)料层与台车挡板高度相等(此时边料闸门不必开启,以免边料从台车边板溢出)。
(4)运转台车(即给焙烧机传动滑差电机以适当速度)。随着台车的向前行走,台车上被铺满底料,而从台车箅条缝等处漏下去的散料则通过集尘系统、返矿系统(或底料系统)运走。当第一块装满底料的台车到达机尾(即露出炉罩)时,方可停止台车的运转。随后也可停止底料、集尘、返矿系统的运转。
(5)开启炉罩排废风机和助燃风机。
(6)点燃引火棒,用引火棒逐一点着(烘炉)点火棒。
(7)严格按烘炉曲线控制燃烧室温度。
(8)在烘炉后阶段,即在全部工艺风机运转起来之后,除了炉膛温度要严格按烘炉曲线控制之外,炉罩的各段压力应按正常生产时的要求(设定值)控制,否则会造成炉罩局部温度过高,甚至会产生燃气或火焰的倒流,严重影响炉罩寿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高炉煤气的主要成份是()。
- 煤的元素分析成份包括()氢氧氮硫等。
- 钛精矿品位是指钛精矿中()含量的多少。
- 若事故发生在带式焙烧机返矿系统,应采取哪
- 石灰表层形成的陶瓷玻璃状装物质,其主要原
- 从生产能力方面而言,最佳的球团直径应为(
- 计算题:一竖炉某日休风时间45分钟,生产
- 球团用铁精粉的要求有哪些?
- 中修后开窑,循环废气风机空负荷试车应不少
- 粗钛精矿的品位是()
- 除尘
- 电选中常见故障有哪些?
- 沸腾炉的热效率很高,主要是采用了沸腾燃烧
- 干燥系统采用的是()干燥矿物的
- 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
- 提高焙烧温度可提高球团矿的强度,若超过最
- 火焰系统移动结束后应进行哪些检查工作?
- 沸腾料层的高度和料层中固体颗粒占多少体积
- 随着温度的提高,CaCO3分解反应热则相
- 窑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