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儿男,2岁,头痛。CT轴位平扫示双侧额顶部半月形脑脊液密度灶,脑实质受压,中线结构居中,诊断为()
A、急性硬膜下血肿
B、双侧硬膜下血肿
C、双额顶慢性硬膜下血肿
D、双额顶硬膜下积液
E、双额顶蛛网膜囊肿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常表现
- 右冠状动脉梗死可引起下述哪些改变()
- 当呼吸功能出现MVV%为45%~59%,
- 患者男性,25岁,右腰部疼痛2天来诊。超
- 用131I治疗分化
- 将肌松药首先应用于临床的有()
-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麻醉药是()
- 对新生儿用导尿管吸引鼻孔时,会出现皱眉、
-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最有特征性的CT表现是(
- 甲状腺静态显像的适应症()。
- 关于通过肺泡-毛细血管界面的气体交换量的
- 正常情况下,新斯的明经肝脏代谢的量为()
- 有关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机制的叙述,错误
- 颅内压增高的颅脑手术患者,理想的红细胞比
- 冠心病病人左室功能评估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胆道梗阻伴感染者的麻醉前
- 有关颅内的痛觉神经分布,哪项不对()
- 患者男性,46岁。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胆
- 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下列哪些()
- 一例额骨,蝶骨大翼、蝶骨小翼、颧骨增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