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九五”计划目标:2000年实现人均GNP比1980年翻两番。已知,1995年GNP为57494.9亿元,比1994年增长9%,为1980年的421.64%。假设1980年人口10亿,2000年人口13亿,c=0.65,从1996年起每年投资均比1995年增加4000亿元。 忽略国际要素收入,忽略题中未提及的其他因素,试匡算2000年的GNP(以1995年价格),并评述结果合理与否。
- (1)由题意条件,可以计算,2000年比1995年增加的ΔY为:
从而,可有评述:匡算的数据小于计划的数据,不符合我们已经知道的实际情况,是不合理的。原因是题意设置的条件有问题。从1996年起每年投资均比1995年增加4000亿元,亦即1996~2000年每年的投资额相等,这不符合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每年的投资额均比上年有超过10%的增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三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当满足什么
- 已知I=2500-240r;S=-100
- 在以下哪一个条件下,你喜欢当债权人?()
- 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
- 总投资与净投资
- LM曲线推导的前提是什么?()
- 边际进口倾向上升()
- 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本国利率等于世界
- 假设离职率为2%,就职率为38%,那么自
- 货币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
- 法定准备金率越高()
- 如果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
- 利率
- 如果通过向个人和企业征税来增加政府开支,
- 当资金出现供不应求,利率会:()
- 如果货币基础为600亿美元,货币乘数为3
- 经济增长率
- 托宾q
-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
- 消费减少,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