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析《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 背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
主要内容: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亡国论”、“速胜论”等种种错误观点,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毛泽东对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情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等进行了分析,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会速胜;敌小我大,中国也不会亡国。敌退步,失道寡助;我进步,得道多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他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
意义:《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满清政府主要丧失了以下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
-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
-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批评与()的作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 1949~1956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 二战以后,在国共问题上,美国奉行中立政策
-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十月社
- 孙中山提出的“五族共和”,包括哪五个民族
- 瞿秋白的错误性质是()。
- 1962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
- 在冀中地区有一支英勇抗敌、屡建战功的回民
- 秋收起义部队的总指挥是()。
-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金心异”是指
- 2003年非典爆发,最早发现于()。
- 简述民国以来,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特点?
-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是解决()问题。
-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属于党外合作。
-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人民军队政治工
- 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