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书法为什么要讲“力”,什么叫做笔力?
  • 书法艺术的实质,是借助于意象点画的组合、运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体验。是生命运动的趋向性符号,唯有饱含着力的指向,力的运动,才能获得异质同构的生命力骚动的体验即古人所说的“气韵生动”。这是一切艺术的不可缺少的灵魂。作为书法艺术中的力,则主要是体现在笔力上。即表现在用笔的力量和由笔迹及其组合所表现出来的力感上。
    这里的力,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之分。第一个层次,即最表层,是把握笔的力量和驱使笔管笔锋运动的力量,这个力,即物理学意义上的力,没有这种力的把握和力的驱使,笔就无法运动,无法在纸上留下它的运动规迹——即点画及其组合,就无所谓书法。
    但这种力又不像物理学定义中所讲的那种作用力及反作用力一样成正比,作用于笔管上的力越大,其笔迹表现出来的力越大。而是有其特殊的规律,这种力是一种需要巧妙把握的力,不能不用力,但又不能下死力,而是要在行和留、提和按、疾和涩、虚和实、干和湿、藏和露等各种矛盾的运笔法中巧妙把握的力,只有恰到好处的把握才能得到恰到好处的或阳刚之力、或阴柔之力、或迅猛之力或飘逸之力的表现。俗话所说的“拿得动锄头,拿不动笔头”即可作这种恰当把握的力的注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力既不全是物理学意义的力,也不全是美学意义的抽象的生命力,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则是书法艺术品完成后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的、能引起欣赏者心理共鸣、心理震动的力,这个力则是通过前两个层次的力的挥运和把握而创造出来的活生生的但却又是抽象的美学意义的力——即力感。
    所谓笔力,不是这三个层次中任何一个层次的力,而是这三个层次的力有机的融合后所表现的整体。
    古人所说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杀笔甚安”等句,只不过是对笔力的形象化的比喻。对此,古人亦有明晰的见解。唐林蕴的《拨镫序》中就说:“岁余,虑公(肇)忽相谓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尔,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这里所谓的力即第一个层次的力。明丰坊《书诀》中云:“指实臂悬,笔有全力,擫衄顿挫,书必入木。”清康有为说“抽掣既紧,腕自虚悬,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能沉劲。”(见《广艺舟双楫·执笔第二十》),这里的力,讲的就是第二个层次的力。唐蔡希综《论书法》所说的“夫书匪独不调周正,先籍其笔力,其始作也,须急回疾下,鹰视鹏游,信之自然,犹鳞之得水,羽之乘风,高下姿情,流转无碍”及其他所谓的“雄浑”、“劲秀”等词句,则无疑是指的抽象的审美之力。
    对于书法家来说,不管其书法的风格如何,形态怎样,尽管也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以笔力超越常人,就一定能得到历史的承认。正如王僧虔在《答竟陵王书》中所说的那样:“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惊绝耳。”可见笔力对于书法艺术是何等的重要。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