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非甾体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控制关节炎进展
B、促进软骨修复
C、降低RF滴度
D、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E、预防关节变形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男性,58岁,头晕乏力1年,划伤手指出血
- 女,35岁,SLE病史10年,蛋白尿5年
- 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 下列关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说法中,错
- 确诊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不是()。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
- 女,29岁,半月来发热伴皮肤出血点。化验
- 慢性骨髓炎患者,红细胞为小细胞性,血清铁
- 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哪项可诊断
- 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措施不当的是()。
- 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
- 慢性病性贫血发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关于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错误的是()
- 女性,24岁,贫血1年,HGB80g/L
- 关于巨幼细胞贫血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下列结果不符合溶血性贫血的是()。
- 女,25岁,发热1周,体温38.5℃~3
- 女,21岁,3天来左膝关节肿胀。自幼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