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
认知失调论是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
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1)改变认知(2)改变行为(3)增加新认知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社会环境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层次之一,包
- 按照相等理论的观点:建立人际关系要看是否
- 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
- 一般认为,人越多的情况下,越可能出现利他
- 职业规划包括()内容。
- 真正使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是()年,
- 泰勒(Taylor)和克劳克(Crock
-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
- 自我意识是()的结果。形成自我意识是一个
- 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有效的强化方式不必是立即可以使用的。
- G•奥尔波特等人认为事物主要
- 在Hatfield(1966)年对752
- 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
- 即使我们获得了有关某个人的互助矛盾的信息
- ()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
- “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
-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动因是什么?
- 说服的外周路径(peripheral
- 下列不属于自我评价步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