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论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
围绕原子在地质环境中多方面的变化结果及其地质意义的分析,形成了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研究地球和地质体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包括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含量在空间、时间及不同产状地质体中的变化,即为元素的平均含量(丰度)和分布分配问题。研究元素在地球及各层圈(地壳、地幔、地核)中的平均含量-丰度问题;研究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含量在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岩石、矿物和矿床中的变化,亦即元素的分布和分配问题;
②研究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
共生组合:具有共同或相似迁移历史和分配规律的元素常在特定的地质体中形成有规律的组合,称为元素的共生组合。赋存形式(存在形式、赋存状态):指元素在地质体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常见的形式有: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碳酸盐等等)、类质同像混入物、机械混入物、包裹体及吸附物等等。元素的结合状态是地质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的指示剂,元素的存在形式具有成因意义。
③研究元素的迁移: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或搬运:系指元素因其性质不同,在自然界的各种外界条件影响下不断结合、分离、集和、分散的运动。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是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④元素的迁移历史与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历史是一个有大量地质事件构成的漫长的时间序列,具灾变和渐变相间,分阶段循环叠加、总体单向发展的特征。对此,化学元素具有“示踪作用”,即元素和同位素的迁移寓于地质作用之中,作用于微迹元素和核素的地质作用的影响有可能越过后期叠加作用而被保留,通过微量元素或同位素的变异来揭示地质作用过程的特征,称为微量元素或同位素“示踪”,这些元素或同位素称为示踪剂。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