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
- 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
- .2014年6月4日解放军总参谋部:“高
- 江上的桥、湖上的桥、河上的桥、陆地上的桥
- 19世纪末,俄奥矛盾主要表现为()
- 1802年出版了圣西门的《日内瓦书信》;
-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朝廷明确规定
- 在美国,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士,对“新经
- 邓小平说:“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
- “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
-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
-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
-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
-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
- “在这些场合,政府的座右铭或格言应当是—
- “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
-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
-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 193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度
-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