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叶燮“才、胆、识、力”和“理、事、情”的理论内涵。
- 叶燮创作主体论的中心意旨就是要确立一个具有艺术独创性的诗歌创作主体,因为只有有了这样一个独创性主体,才会有诗歌的独创性。在“在我者”的才、胆、识、力四要素中,识是判断力,包括知性的判断力和审美的判断力两个方面。知性的判断力对客体的理、事、情作出判断。理、事、情本是错杂相陈于前,往往令人不能清晰分辩,有了识,就可作出判断和选择。而审美判断力则对“体裁、格力、声调、兴会”等审美表现问题作出判断和选择。具备了两方面的判断力,主体才具有独立性,不会跟随世人或是古人的脚步亦步亦趋。根据叶燮的论述,才是审美表现力,是将理、事、情“敷而出之”的能力。识与才是体用关系,识为体,才为用,内有识才能表现出才。胆是主体的自信力,它也是建立在识的基础上的,“识明而胆张”,无识也就不可能有胆,无胆就不能有创作的自由,不能有审美表现的自由。只有建立在识的基础上的“胆”(即主体的自信力),才能使创作达到自由之境界。力是才所依赖的生理心理能量,体现在作品中是作品的生命力,力的大小影响到才的大小与力度。在主体的四要素中,识处于核心地位。这种以识为核心的主体乃是真正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主体,而正是这个主体构成了诗歌艺术独创性的基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
- 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
- 简述《毛诗大序》对诗歌抒情的认识与规范以
- 如何理解苏轼对孔子“辞达”说的阐发?
- 试述《文赋》对古代文论建设的突出贡献。
- 魏晋南北朝文论的巨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评东方虬《咏孤桐篇》
- 试述叶燮论诗歌创作中的思维特点。
- 谢榛认为持有()、()、()、()四要素
- 试述陆机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 教材认为,《毛诗大序》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于
- 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
- 教材认为:孟子的‚我知言,我
- 试述张戒诗歌创作要清高古朴自然,不应以雕
-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
- 教材认为:刘勰在《文心雕龙•
- 王充“疾虚妄”精神对于其文学观念有什么影
- 试述《文心雕龙•情采》
- 罢黜百家
- 割情析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