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某农药厂用苯与氯反应生成氯苯和氯化氢,在间歇反应过程中加入200kg的苯和过量25%(质量分率)的氯,当停止反应后剩余50kg的苯,求(1)氯的加入量;(2)产物的摩尔组成;(3)苯的转化率。
-
输入物料有苯(分子量为78)、氯(分子量为71)两股。
输出物料有苯、氯、氯苯(分子量为112.5)和氯化氢(分子量为36.5)。分析:
(1)只有一个系统
(2)过程类型是有化学反应的简单间歇过程
(3)选择限定反应物200/78kmol的苯为基准
由题意可知,氯质量过量25%,则Q1=1.25×200×71/78=227.56kg=3.205kmol。
列衡算式,并解衡算式
对于氯元素列衡算式,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因此有:
输入的氯元素的量=3.205kmol
输出的氯元素的量=q1+q2+q3(氯苯、氯化氢中的氯元素的摩尔比均为1)
①即:3.205=q1+q2+q3
对苯进行衡算
输入的苯的量=200/78kmol
输出的苯的量=50/78kmol
消耗的苯的量=q2kmol
②即:200/78=50/78+q2
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q2=q3
也可以对总物料衡算,此时衡算质量单位必须用kg。
输入总量=200+227.56
输出总量=50+71q1+112.5q2+36.5q3
③即:200+227.56=50+71q1+112.5q2+36.5q3
联立方程①、②、③解得:
q1=1.282kmol
q2=1.923kmol
q3=1.923kmol
苯得反应转化率为(200-50)/200×100%=75%
所以:氯气的加入量为227.56kg;产物中苯为0.641kmol,氯为1.282kmol,氯苯为1.923kmol,氯化氢为1.923kmol;苯的反应转化率为75%。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
- 我国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法主要是针对人体健康
- 应用生态学的发展可以追溯的()
-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 影响群落分布演替的气候因子有()、()、
- ()和()是识别污染源的有效方法
- 下列哪些法律规定了有关行政部门对管辖范围
- 我国以()发电为主。
-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
-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照其在生态系统中的
- 科学家分析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形式应该是(
- ()是指整个地球上全部植物群落的总和。
-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
- 噪声可叠加和随距离衰减,声的能量最后消失
-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般可分为()排放和()
-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出,在目前缺
-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纠纷调查处理程序。
- 可以在含硫量大于3%的煤层新建煤矿
- 什么是危险废物?
- 我国现行的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