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石鼓文是何时的遗物?它有什么书艺特色?
  • 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古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石头上,故称“石鼓文”。一千多年来,由唐历宋、金、元、明、清、民国,石鼓几经辗转,文字多有磨灭,现存北京故宫的十鼓有一鼓文字荡然无存。石鼓文无纪年,唐代韦应物、韩愈均认为是周宣王时代的石刻。宋代郑樵说是“秦篆”,近世学者多延秦篆之说,其时代有秦文公、穆公、襄公、献公等诸种说法,难于统一。石鼓文字多,字形大,字体工整,制作精良,很可能是用铁器凿刻的。文辞是四言诗,郭沫若说:“石鼓上的诗,和《大雅》、《小雅》是一个体系”,因以叙事诗的语言形式记述秦国君贵族游猎的事,故又称“猎碣”。
    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是籀文代表性作品。唐代张怀瓘《书断》说石鼓文“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在书法艺术上石鼓文受到历代书家的重视,不少诗人和书家写诗赞颂。在风格上石鼓文以古朴雄浑著称。笔法圆劲如屈铁,圆中见方,苍古雄厚堪称精绝,可见其腕力的强健。结字于谨严之中有奇致,布局开阔疏朗而又端庄大方,如众星错落。气韵沌厚而豪迈,亦是篆书中少见。清代康有为说:“如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