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 1、马克思主义在十九世纪的丰富和发展,即理论学说上的发展和完善。
    A.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创始人手中的发展,其中包括三个阶段:
    (1)《共产党宣言》阶段,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
    (2)《资本论》阶段,标志其经济理论的成熟。
    (3)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阶段,由恩格斯完成,标志着马哲的成熟。
    B.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考兹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完善
    (2)普列汉诺夫:把马克思主义翻成俄文,传到瑞典
    (3)梅林:《马克思传》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研究
    2、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丰富和发展,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夺取社会政权,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A.在新时代背景下,列宁结合俄国国情,提出“一国胜利论”和“落后国家先发展论”。著作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
    B.在新的民族土壤上,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农民,中国革命道路应该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著作有:《新民主主义理论》、《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
    3、马克思主义在二战后的丰富和发展,即利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中心是
    对传统斯大林模式的突破和对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A.东欧模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点,等等。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