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画出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全、中、小负荷三种情况下,Pe和Ttq的速度特性曲线(汽油机及柴油机各画一图)。对比说明两种机型的速度特性曲线的变化特点,并解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种机型外特性线形状对整车动力性是有利还是不利?如不利,可采用什么措施加以改进?画出改进后的特性曲线。
  • 汽、柴油机在全、中负荷和小负荷三种情况下Pe和Ttq的速度特性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

    汽油机Ttq线总体上向下倾斜较大,低负荷时倾斜更大;而柴油机Ttq线总体变化平坦,低负荷时甚至上扬。这主要是由于汽油机的转矩Ttq主要取决于充量系数和机械效率的影响,而柴油机的转矩主要由循环供油量gb和机械效率ηm决定。
    汽油机Pe外特性存在最大值点,该点一般就是标定功率点,而柴油机Pe外特性可达到的最大值点的转速很高。这种变化特点也同样是由于传统汽油机的φc速度特性和传统柱塞式喷油泵的gb速度特性所决定的。
    就同一排挡的加速和克服阻力的能力而言,相同标定点前提下,汽油机的动力性能明显优于柴油机,因为在低于标定转速下各点的转矩与功率,汽油机都比柴油机高;就最高挡可达到的最高转速而言,柴油机比汽油机更远离标定转速点,这是因为汽油机的Ttq线下降急剧,而柴油机比较平缓的缘故,而这恰恰是汽油机的优点,因为标定转速本来就足够高,过多超越就会带来超速或“飞车”的危险。
    汽油机的外特性线要比柴油机外特性线的动力适应性好,所以汽油机一般不进行外特性线的改造;而柴油机则往往要在低于标定转速段处进行“校正”,使Ttq加大;在高于标定转速段处进行“调速”,以避免超速飞车,如下图所示。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