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在1939年,有人就提出了著名的“抒情的放逐”的口号,表明在新的历史面前,战争已经“炸死了我们的抒情”。提出这个口号的诗人是()
A、冯至
B、戴望舒
C、徐迟
D、朱自清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穆旦在50年代回国后不久,就因他曾在抗战
-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一直沉浸在爱情
- 在“革命文学”论争中,()曾经很冲动地著
- “老通宝坐在‘塘路’边的一块石头上,长旱
- 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
- 1945年,面对重庆轰动一时的“黄金泄密
- 30年代正当沈从文创作的高潮期,刘西渭的
- 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
- 老舍原名(),字“舍予”,故以“老舍”作
-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革命小说是将光磁的()
- 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四
- 人们一般称《雷雨》中的蘩漪是“娜拉”式的
- ()的《北京:城与人》虽不是老舍的专论,
- 受张爱玲影响较大的当代作家主要有()
- 长篇小说《英须有先生传》和《桥》被看作是
- 被称为《雷雨》中“最为炫目的一道闪电”和
- 创造社在1928年后,文学主张发生了很大
- 创造社在文学革命倡导运动中新创办的刊物是
-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
- 鲁迅在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眉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