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犯罪的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比较容易混淆。两者均认识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在认识因素方面,两者认识的程度不同。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有比较清楚、现实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一般比较模糊,特别是对这种危害结果的现实性,行为人往往认识不足。其次,在意志因素方面,两者也有着重要区别。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虽然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危害结果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完全违背行为人的本意。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听之任之,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不仅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而且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在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他人的行为以及自然力方面等有利的因素,并且行为人往往会基于自己的认识,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担任国家
- 关于教唆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下列情形中,哪项构成偷税罪?()
-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害行为,就是共同犯罪
- 有法制未必有法治,而有法治则必有法制。
- 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指出:“本宪法是
- 下列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利的是()
- 累犯应当()。
- 关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等
-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或者超越许可范围经营水路
- ()有权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 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
-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
- 刘某与张某因小事生隙,刘某为报复张,捏造
- 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表现为法律通过规定
- 义务是()。
- 按照内容是否被明确规定,可以把法律规则分
- 下列关于水路运输说相关法规法正确的有()
- 传统意义上的三权分立指的是()。
- 犯罪分子被假释后,原判有附加刑的,附加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