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原告:某贸易公司 原告:某服务公司 被告: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1993年3月,内地某县机电公司借搞活经济之名,派员到某省联系汽车购销业务。1993年9月,当原告贸易公司和服务公司将3辆进口汽车送至机电公司时,机电公司因担心进口汽车准运证有假,便将此事报告了县工商局。经审查,这3辆进口汽车的准运证均系伪造。根据《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县工商局遂于1993年9月25日做出没收这3辆进口汽车的处罚决定。原告不服,即向该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该县工商局的处罚决定。县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后,经审查认为:原告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做出的处罚决定不服,依法应先向做出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再向人民法院起诉。原告未经过复议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县人民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和《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裁定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本案是否正确合法?
-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复议为必经程序的,必须经过复议才能向法院起诉,否则法院不予受理。本案原告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被告根据《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做出的。根据该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复议。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做出复议决定。被处罚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条例中并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因此,原告有权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进行选择。本案原告对县工商局的处罚决定不服,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是错误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
- 2004年初,某市农民宋某通过承包方式取
- 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 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
- 甲、乙两家是邻居,他们由于宅基地的使用权
- 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
- A市文化局与公安局在一次临时联合稽查中,
-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
- 张某申请并经过村民组、村委会、乡政府批准
- 在行政授权中,不可以接受授权的主体是()
- 某市工商局行政管理机关、公安机关、卫生行
- 行政先行原则是指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
- 公民某甲因不服县工商局对其的处罚决定而向
- 案情介绍:司机甲酒后驾车,撞伤路人乙,下
- 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最具有实质意义的程序是
-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可以由()设定。
- 书证是指记载或表达人的思想或行为,并以其
-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
- 《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