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王安石"有司议罪,惟当守法"的主张。
-
王安石认为,要实现天下大治,主要靠两个办法:一是“大明法度”;二是“重建贤才”。在这个基础上,他提出了法治、人治统一说。他认为国家是否富强、天下是否安宁,关键在于有没有法度和法度是否合理。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的作用,认为立法和执法都离不开贤人。王安石将法度和贤才的作用统一起来,认为法治和人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就形成了法治人治统一论。在实践中具体表现就运用法制手段选拔和任使人才,主要表现在:
①久其任而待之以考绩之法。
②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淮南子》一书的政治法律思想基调是()
- "以公理而灭私情"是()的主张。
- 在中国古代,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律”字,其
- 耶律楚材强调治国不能“偏任()”
- 在官吏管理制度方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较
- 近代中国历史上,提出“有其法者,尤贵有其
- 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 二次革命
- 金世宗对“议亲”、“议贵”做出了限制和解
- 神权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 孟轲认为君主个人品德的好坏是实行仁政的关
- 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学说。
- 事皆决于法
- 在唐律十二篇中,规定制裁破坏户籍、土地、
- ()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占据
- 先秦法家中,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是(
- 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中国古代文明产生的“早熟性”使中国早期奴
- 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的
- “缘法而治”是()的思想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