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如何理解阿多诺的“有些艺术作品是完全属于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内容能够存在于作品中”?
-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意识形态视为“错误意识”,“因为几乎整个意识形态不是把人类史归结为一种歪曲的理解,就是归结为一种完全的抽象”。就是说意识形态是不真实的,常常遮蔽或扭曲现实,把自己的思想普遍化,编造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谎言,达成维护其统治目的。
而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器也必然带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文学有可能在生产一种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在偷偷的或无意识地拆解这种意识形态话语。处于统治地位的主导意识形态,必须以普遍化的形式来获取合法地位。而普遍化的前提是整合各种异质的声音,调和各种社会矛盾。文学虚构了一个和谐的世界,提供了社会矛盾相像的解决方式。只要社会矛盾这个前提依然存在这些主导意识形态的同声合唱也依然存在。它们藏身于文本的缝隙,这些缝隙是不会被人们的理性意识形态充分注意的“阁楼上的疯女人”。这才是文学在建构一种意识形态的同时,也生产出批判和解构意识形态因素的根本原因。
《简·爱》里面有个疯女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发现了这个母兽般的疯女人,雄辩地试图还给她原来的面目。她们以现代心理分析学为基础,认为伯莎是愤怒的简爱,是简爱的叛逆的一面。疯女人就是被压抑的女性创造力的象征,是解答有关妇女创造力问题的一个答案,疯女人就是叛逆的女作家本身,能够在理性的父权制文本下面发现隐性的文本的真相。简·爱和疯女人都是女性分裂出来的极端的一面,她们都存在于每个女人的内心。或许会在很多不同的舆论、环境或者来自自身的观念等意识的驱使下,把自己心中的“疯女人”锁到阁楼上去,展现出自己“简·爱”的一面。《简•爱》中,男性主人公罗切斯特在为自己的错误的婚姻辩解时,指出伯莎具有先天遗传的疯病,此时她被关在阁楼上,无力为自己辩解,这是一场缺席的审判。
对于主旋律文化来说,其必须坚持完成意识形态的使命。文学具有揭示、破坏、批判与反抗即存意识形态的功能,因此它有可能超越意识形态的制约和规则,像马克思所说的“跳出意识形态”观看世界,从而揭开意识形态的层层帷幕,把被遮蔽的真相揭示给人们,暴露出既有意识形态的某种虚假性和欺骗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恩格斯说“作者过分欣赏自己的主人公,那总
-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具体文本,简述文艺的真
- 如何看待邓小平有关党领导文艺的论述?
- 1844年八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第一
- “两种民族文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的信中,借妇女的头
- 列宁指出,俄国人民应该()。
- 追求文学语言的()与(),并按照这一标准
-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
- 人的生产具有的特性是()。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恩格斯认为,只要有了现实主义方法,哪怕是
- “劳动创造了美”,就是说客观世界的美都是
- 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 “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区别是什么?
- 启蒙辩证法
-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谈到工人阶级
- 恩斯特之所心犯了把历史唯物主义当成现成公
- 用头脑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