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PV操作是如何实现进程同步的?
- 用PV操作实现进程同步时,只需要将一个信号量与一个消息联系起来(若有多个消息就用多个信号量一一加以联系),当信号量的值为“0”时表明等待的消息尚未产生,当信号量的值为非“0”时表明等待的消息已经产生。显而易见,任何同步进程只要执行P操作就可得知自己所等待的消息是否已经到达。若用信号量S表示一消息,S=0表示消息未产生,执行P操作的进程将被封锁,成为等待消息S的状态。当S≠0时,表明消息已到达,执行P操作的进程会因得知消息到达而可以继续执行。同理,当进程要向其他进程发送消息时可以执行V操作。在执行V操作之前若S=0,表明消息未产生且无等待该消息的进程,此时发消息的进程执行V操作后,使S≠0,表明消息已产生;在执行V操作前若S<0,表明消息未产生但有进程在等待该消息,此时,发消息的进程执行V操作后会释放一个等待消息S的进程,也就是说,执行V操作的进程将消息传送给了等待消息的进程,使等待消息进程可以等待调度进机继续执行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当前大多数文件系统都可以采用树形目录结构
- 进程间用信件传递信息时,信件中应含有()
- 使用覆盖和交换都能实现虚拟存储。
- 何谓批文件?它有什么作用?
- n个并发进程共用一个公共变量Q,写出用P
- 中断响应的三项工作为检查是否有中断事件发
- 假设磁盘旋转一周需24ms,每道有8个扇
- 中断有若干类型,它们是()
- 进程控制块中说明信息的内容包含有()
- 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可能的状态转换是()
- 单道系统中经常采用的存储管理方式是()存
- 存储管理实际管理的是()
- 为了请求进入或退出系统,用户应使用()
- 简单叙述引入进程的意义。
- 简述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基本原理。
- 下列操作系统强调交互性的系统是()。
- 在()中,程序的逻辑地址被划分成若干大小
-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可用一张空闲区表来管
- 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称为一个
- 简述程序状态字的作用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