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素质测评标准化设计的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
素质测评标准化设计的程序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确定测评的目的和对象。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制定,首先必须以一定的测评客体为对象,以一定的测评目的为根据。测评客体的特点和测评目的不同,测评标准体系就不同,即使同一测评客体,若测评目的不同,则所制定的标准体系也不尽相同。
第二、确定测评标准的测评要素。测评标准体系的制定者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测评目的、测评类型、测评客体与对象结构搜集有关的内容,如已有的研究文献资料、工作分析资料、工作绩效资料、访谈资料、人事档案资料、问卷调查资料和理论基础资料等,推论出符合理论原理和已有经验资料及工作实际需要的测评指标和标准体系构想。实际操作中可能要采用一些统计方法来帮助确定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众多的测评内容中归纳并初步验证出代表性的结构来。
第三、制定测评标志标度。指对测评指标进行清楚、准确的表述和界定,界定其内涵和外延,使测评者、被测评者以及第三者均能明确测评指标的内涵。
第四、确定测评指标权重。测评指标确定后,还需要权衡每个层次中的每个指标在整个测评标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适当地增大或减小有关测评指标在总分中的比重,不能把每个测评指标都等量齐观,需要根据各测评指标对测评对象反映的不同程度来恰当地分配与确定不同的权重。
第五、反馈调整。为了使素质测评标准体系更趋合理,还应对其进行检验,检验是通过被测人员试用后反馈得到的。
第六、补充修改。试用反馈后对不理想的指标进行调整。有时在理论上推理出的指标体系构想看上去很不错,但试用中得到的分析资料却有可能显示某些指标并不是独立的,某些指标的实际效度并不理想。这时就应当对原来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修改。
第七、检验。根据实践效果和各种测量学指标和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也很重要。如果指标经检验不合格,则需返回设计步骤的起始阶段,一一检验,找到出错环节,及时加以修正。在这之后才能把合格的测评指标连同配套的人事测评工具付诸实施。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在介绍阶段,要想达到最佳效果,最好提出(
- 角色扮演主要用以测评()
- 工作难度、重要性、喜欢程度等标志属于()
- 形与神必须互相依存,保形才能养神,养神即
- 测评指标权重的数量表示即为权数,相对权数
- 心理测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很多种,根
- 情商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 人格测验,按其具体的对象可以分成()
-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健全的素质可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面试过程必须是()
- 下面哪种方法是与工作标准相比的绩效考评方
- 著名的贝内特手工具灵巧测验和克劳福小零件
-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
- 角色扮演的特点主要有()
- 研究表明,公文处理用于人员素质测评,其信
- “总而言之、一般说来”等语言,是思维的(
- 我国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
- 在美国公务员的竞争性考试中又可以分为()
- 专业技术人员不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智能素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