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评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 1、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资金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在银行认为,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性影响。而资金运用的主动权在银行手中。着重于资产管理,对实现银行盈利、流动、安全三原则的协调才会行之有效。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即认为,银行以确实有商品买卖内容的票据为担保进行贷款,可以按期收回贷款。然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没有商品交易为根据的票据,由于资本回流顺畅也能到期偿还;危机时期,纵使是有商品交易为根据的票据,由于商品滞销也难保能够如期偿还。实践证明它的作用是有限的。
    第二阶段:可转换性理论。这是20世纪初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
    可转换性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的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是在人们竞相抛售证券的时候,银行也很难不受损失地将所持证券顺利转让以达到保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这种理论产生于4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贷款需求的猛增,并且资金需求多样化。预期收入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一笔好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款人未来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无论放款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预期收入,就不至于影响流动性。
    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将资产经营建立在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上,而这种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尤其是在长期放款和投资中,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届时并不一定具备偿还能力,这就会损害银行的流动性。
    2、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一方面银行面临资金来源不足的窘境;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又必须满足客户对贷款的要求。因此,迫使银行不得不以创新方式去获取新的资金来源。
    负债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向外借款也可提供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广大,流动性就有保证。而且,负债业务管理有效,则无须经常保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并可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银行收益则将提高。
    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由单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即可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或组织负债,让负债去适应或支持资产。这就为银行扩大业务规模和范围创造了条件。
    负债管理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1)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因为,一般通过借款融进资金必须支付高于一般存款的利息。
    (2)增加了经营风险,因为借款主要借助金融市场,而市场则是变幻莫测的。(3)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因为往往使银行忽视自身资本的补充。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则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都只是侧重一个方面来对待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于是很难避免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现象的发生。人们日益认识到,一个能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的组合推进到更协调合理的、有效率的管理,应该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并重管理、综合性管理。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及作对应分析,围绕所谓缺口或差距,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达到合理搭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