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为何没能达成任何协议?
- 1960年举行的联合国第二次海洋法会议,目的在于解决领海宽度和渔区宽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1930年的国际法编纂会议上也曾经讨论过,当时也没有达成协议。
在1960年的第二次海洋法会议上,有些国家(如苏联)主张领海宽度在12海里范围内自行决定,如不足12海里者,可另设渔区,有些国家主张领海宽度可达12海里,渔区亦可达12海里,有些国家认为领海和渔区应各为6海里。由于主张不一,无法达成协议。领海和渔区的宽度问题直到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才得到解决。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海里真有吃人蟹吗?
- 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禁止哪些活动和行为?
- 龙卷风和台风有何相似之处?
- 美国“长尾”号核潜艇怎么遇难的?
- 切割扫雷具怎样扫雷?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林仙”级巡洋舰由于采
- 热带锋面气旋常引发什么气象现象?
- 军舰的“心脏”是什么?
- 我国第一个海洋系于1946年6月在哪所大
- 浮游生物学之父是()。
- ()根据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依照法定程
- 为什么岛弧与海沟常伴生在一起?
- 什么是河口三角洲海岸?
- 下列海洋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1722年登上复活节岛的航海家雅各布
- 海啸发生时,在海上的船只和人员应采取何种
- 过去,人们在海上遇险,就使用什么呼救信号
- 我国近海“四大渔场”是指黄渤海渔场、舟山
- 好望角以特有的巨浪闻名于世,这一海区10
- 潮流脊(tidal ri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