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多项选择题患者女,12岁,2006年6月底发现膝关节周围的皮肤出现出血点,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尿中RBC(++++),发病前3周曾经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经过治疗,时好时坏,2006年12月16日又到医院就诊。查体:皮肤紫癜已经消失,少许咳嗽。实验室检查:尿潜血250U,镜下RBC(+),补体总量正常,C3正常,C40.061g/L,(正常值0.16g/L),肾功能正常,肝功能正常。免疫复合物升高。血常规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支持变应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的证据有()
A、近期有细菌、病毒感染史
B、抗血小板抗体阳性
C、尿隐血试验阳性
D、尿中出现红细胞
E、伴有皮肤出血点
F、免疫复合物升高
- A,C,E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对pH工作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染料是()
-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 )
- 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
- 哪项不是标记免疫技术()
- 下列毒素中可分解细胞膜卵磷脂的是()
- 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检
- 蛋白酶作用的部位是
- 以下关于伤寒沙门菌感染后,人体免疫情况的
- 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是()
- 疑为白喉患者的最佳取材部位是()
- MHC分子被TCR识别的部位在()
- 下列能产生自溶酶的细菌为()
- 关于室内质量控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引起Ⅲ型超敏反应的始动因素是()
- 下述微生物中哪种不是原核细胞型()
- 可使NK细胞成为CIK细胞的是()
- 关于室间质量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
- 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前体物质是()
- 以下属于革兰阴性厌氧球菌的是()
- 常用分离巨噬细胞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