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西域的地理概念。
  • 1.汉代西域“西域”在西汉时期指汉朝郡县辖区以西的地区,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东汉班固撰写《汉书〃西域传》,西域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固定。西汉的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至中亚、西亚的部分地区。狭义的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葱岭以东的地方,以及乌孙游牧之地。
    2.唐朝时期,西域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西域: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乃至北非、东欧部分地区;狭义西域:东起玉门关,西到波斯,北抵阿尔泰山,南至克什米尔。
    3.蒙元时期,除今新疆外,西域还包括了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以及两河下游的咸海地区,阿姆河以南的呼罗珊地区。
    4.清朝時期中国的疆域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基本固定,近代国家观念已经形成,世界各国开始以条约的形式固定自己的国界。乾隆年间,新疆的概念出现。当时全国有四个地方叫新疆:云南省乌蒙府、贵州省古州、贵州省西部的安顺、镇宁一带、四川大小金川。
    清政府统一西域后,对该地行政体制也进行了改革。西域开始被成为“西域新疆”。“新疆”作为一个固定地名并正式成为一个省,是1884年(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自此,新疆作为一个固定地名沿用至今。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