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喜歌剧的产生与发展?
-
18世纪20-30年代,在意大利正歌剧处于衰退状态时,出现了另一种歌剧形式——喜歌剧(operabuffA.。喜歌剧的最初形式是“幕间剧”(inter-mezzo),它是在正歌剧两幕之间穿插演出,内容上与正歌剧没有联系,常以风趣、幽默的恶作剧形式进行表演的一种短小剧目,以取悦观众为目的,使观众在欣赏严肃的正歌剧的间隙中,情绪得到片刻放松。幕间剧通常演10-15分钟,有两个角色和一个小乐队,后来这种幕间剧脱离正歌剧,成为一种与正歌剧相对应的喜歌剧形式。
在歌剧历史中,对喜歌剧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通常涉及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四个国家的情况,从这四个国家在喜歌剧方面各自特征的表现,我们可以较清楚地看到喜歌剧最初发展的状况。
在意大利,喜歌剧以带有民歌因素的歌曲或分节歌形式的歌曲充当咏叹调,并采用干念宣叙调形式,它的突出贡献在于:使男低音走上舞台,并创造了“终曲合唱”形式。代表作品是佩格莱西于1733年创作的《女仆做夫人》,它是佩格莱西的正歌剧
《高傲的囚徒》的幕间剧,1733年8月首演于那不勒斯。当时这部正歌剧反映平平,而其中的幕间剧却引起轰动,甚至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意大利喜歌剧也由此诞生。全剧共两幕8个段落,音乐包括1首意大利式序曲,5首相连的宣叙调、咏叹调及二重唱,其中乌贝托的音乐唱段成为喜歌剧男低音(bassobuffs)的经典唱段。18世纪中叶之后,喜歌剧在形式上得到扩展,加入了严肃、伤感的情节,与正歌剧的风格比较相近。
在法国,喜歌剧被称为诙谐剧(operacomiquE.,以巴黎喜歌剧院(Opera—Comique,Paris)的名字命名,它源于17世纪末法国集市上出现的一种以喜剧性的对话、流行的歌舞为主,掺杂着杂技、哑剧的表演形式。喜歌剧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需在此提及:1752年意大利喜歌剧团访问巴黎,演出的《女仆做夫人》引起了西方音乐史上有名的“喜歌剧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提倡平民文化还是弘扬贵族文化,这场争论最后导致法国喜歌剧的诞生。法国喜歌剧以对话代替宣叙调,以副歌歌曲代替剧中的大合唱,用法语表演。代表作品是格雷特里(A-F-M.Gretry)于1784年创作的《狮心王理查》(RichardCoeurdeLion)。在英国,喜歌剧被称为民谣剧(balladoperA.,是当时英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源于1728年在伦敦上演的由盖伊(JohnGay)撰写脚本,佩普什(JohannPepusch,1667-1752)作曲的《乞丐歌剧》(TheBeggar’sOperA.,该剧内容涉及当时伦敦街头罪犯猖獗的状况,带有政治讽刺的意味。英国民谣剧的表现手法不仅在形式上正面嘲讽了意大利歌剧,沉重打击了英国传统歌剧的创作,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亨德尔不得不放弃传统歌剧的写作,转而从事清唱剧的写作。它以民歌、城市小调、流行舞曲为主,吸收了少量人们熟知的其他歌剧的咏叹调旋律,以对话代替宣叙调,用英语表演。代表作品即前面提到的《乞丐歌剧》。
在德国,喜歌剧大约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它被称为歌唱剧(Singspiel)。Singspiel原指正歌剧,后指有对话的喜歌剧,它更多地模仿法国喜歌剧或英国民谣剧,以大段德语对白作为发展剧情的手段,咏叹调常用德国歌曲(lieD.的旋律,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剧本多从英国的民谣剧移植过来。代表作品是希勒(J.A.Hiller,1728-1804)于1766年用德国歌曲的曲调为当时流行的英国民谣剧剧本重新配曲而成的《魔鬼出笼》(DerTeufelistlos),这使他成为德国歌唱剧的先行者。
喜歌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正歌剧的反叛,它倡导启蒙主义思想,追求“自然”的艺术表现。歌剧内容不再着眼于神话、历史、英雄等题材,而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和普通人的小事情为主,演员不穿古装,穿时装,大多使用本国语言,音乐强调本民族的音调。各国的喜歌剧均形成了各自的名称和形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卡门》是什么类型的歌剧?()
- 海顿的清唱剧《四季》的表现内容?
- 关于钢琴家需要具备的要素描述错误的是()
- 约翰.凯奇最出格的一首机遇音乐作品是()
- 尚松
-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乐作品中,()是最早的标
-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情绪。
- 以下哪点是众赞歌的最早形式()
- “第二维也纳乐派”包括作曲家()。
- 特罗威尔
- 什么是“大歌剧”?其组成如何?
- 牧歌取名自意大利民间的牧人歌曲,14世纪
- 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新的调式被广泛使用,后
- 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有三部著
- 《威廉.退尔》是()的歌剧作品。
- 《第九十四交响曲》又被称作为“惊愕交响曲
- 无调性
- 巴赫的《赋格的艺术》创作于()。
- 简述拉威尔的音乐与德彪西音乐的异同点及作
- 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是(),他的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