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比较说明《诗经》和《楚辞》的不同特征?
-
《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虽然都因同出于华夏文化之源而有许多共同点,但也由于各自产生时代、地域等的不同以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阅历等的差异,彼此间又在创作精神、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中国传统的诗歌创作,广而言之,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两种风格样式,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而这两种所谓主义的源头,前者为《诗经》,后者当推《楚辞》。
1.《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它收录了殷商至春秋中叶大约600多年的305篇诗歌作品。可以大致认为是“平民文学”,即不是某个特定的文人卿士(或者说职业诗人)的作品。《楚辞》则不同,《楚辞》所收录的作品,均为一些有名有姓的专职作家所作,诸如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都为一代诗赋大家,且在文史上留名。就地域来说,诗经以北方为主的广大地区,而楚辞仅限于南方楚地,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楚地的地域特色——诸如语言、风俗等密不可分,与现在的粤语音乐一样,纯属一种地区文化。
2.另外,从内容上概括的说来,《诗经》所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平民(包括奴隶、服役者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与之不同的是《楚辞》,《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抒情言志,如屈原的《离骚》,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如此,楚辞中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操与诗经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3.前面说到,《诗经》可看作是“平民文学”,因此,《诗经》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平淡、自然与“写实”。上升到一个高度,便是所谓的诗歌现实主义传统。《楚辞》是文人之作,这就理所当然牵扯到文采。《诗经》与《楚辞》在艺术风格上得差异便可见一斑。
4.此外,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得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开拓,也把发挥应用达到极致。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飘风云霓、高冠奇服、玉鸾琼佩……,它们或配忠贞,或比谗佞,或媲君主,或譬贤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这些都已不再是作为喻体或借以起兴之物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主体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而成为蕴含艺术趣味的意象了。这突破了《诗经》以借物抒情为主要特征的比兴手法的局限。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尝试。在中国传统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综观以上各点,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手法上是迥异的,但这种差别又不是互相游离的。楚辞之于诗经,可以说是一次开拓、一次诗歌革命,它在诗经的基础上创新,诗经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唯一源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王昌龄的《闺怨》其实反映了战争,属于广义
- 《蒹葭》的主题是()。
- 古代丈夫死了妻子又叫做()
-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悼念的是
- 韩愈《调张籍》赞李白、杜甫诗歌的名句是:
- 试写出李商隐的《锦瑟》全篇诗词。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结构上是怎样前后照应
- 汉人将乐府配乐演唱的诗歌称为“歌诗”,即
- 杜牧《赤壁》诗咏史的名句是:“(),()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的作
- 分析《春江花月夜》声韵上的特点。
- 李商隐是我国哪个时代的诗人?()
- 试写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篇诗词
- 建安风骨最基本的特点是激越豪迈。()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曾被谱成歌曲阳
- 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共收入
- 《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
- 试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篇诗词。
-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
- 从体式上而言,《诗经》中的作品都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