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中体西用论”是哪一派的文化主张和理论?其基本主张是什么?有什么积极和消极作用?
- “中体西用”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其基本主张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为“体”’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这对于当时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具有积极意义。这一文化主张不仅成为当时维新派的“流行语”,而且一直影响清政府,以此为主张推行新政。另一积极作用在于对传统儒家经典的绝对权威的挑战,认为“修己”可通过“中学’’来实现,而“事功’’则要借助“西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但是,“中体西用”的进步性是有限的。当20世纪初,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进入要求改变传统文化的“体”——纲常名教和“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时,就与“中体西用论”要维护的“体”产生了严重冲突,因而这一主张也就成为中国文化现代趋向的阻力。到戊戌维新时,“中体西用论”更成为阻碍社会进步思潮的逆流。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狭义文化
- 大蒐礼具有()的性质。
- 涅槃学
- “二十八宿”中分属北宫的星宿有()。
- 《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规定的本质是什么?
- 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征
- 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
- 余秋雨《千年一叹》中,四大文明古国里文化
- 在《尧典》中就出现中国历法的影子。
-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方面主要有哪几种观点
- 李斯和韩非都是儒家大师()的门人弟子。
-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第二次是从明清
- 王夫之在历史观方面系统批判了历代史学中弥
- 以道教为题材的神魔小说,最有名的是()
- 彩陶文化指的是()文化,属于母系社会。
-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与“四方”对
- 论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孟子主张隆礼重法和性恶论。
- 中国建筑是怎么表现其庄严与肃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