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张炎的)“清空”说
- 宋元之际的张炎在他的词论著作《词源》中专设一节《清空》,提出了词要“清空”说。他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此清空、质实之说。”结合下面他对吴文英(梦窗)、姜夔(白石)具体词的评述看,他的“清空”说的理论内涵有这样几个层面:一、在词的创作构思上,想象要丰富,神奇幻妙;二、所撷(xié)取或自造的词之意象,要空灵透脱,而忌凡俗;三、由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象结构整体,构架要疏散空灵,不能筑造太密太实,。这样的词作,表现出来的审美风貌就会自然清新,玲珑剔透,使人读之,“神观飞越”,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这就是“空灵”之作。简要言之,张炎所说的“清空”,主要就是指神理超越、空灵剔透的特殊的风格,这是他对词学理论的主要贡献。张炎的词论是宋元时期最高水平的词学理论,为词论的独立发展开拓了道路,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诗论观点的提出者是
- 谈谈谢榛情景说的内涵。
- 孟子的“()”和“()”确实是比较科学的
- 指出下面这段话的出处(作者及篇名),简
- 言意论
- 简析《文心雕龙.神思》中关于创作论的论述
- 在《词源》中,张炎首先确立了()的审美标
- 试析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及其对
-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
- (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
- 试述(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
-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八首:沈宋驰骋翰
- 试理解评述苏拭的枯淡说的理论实质。
- 试述《文心雕龙•物色》所述心
- 试述叶燮才、胆、识、力和理、事、情的理论
- 教材认为:刘勰在《体性》篇中明确指出文学
- (钟嵘的)诗有三义说
- 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
- 试评述王夫之情景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 (王夫之的)情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