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岩基上泄槽的衬砌()
  • ①岩基上的衬砌可以用混凝土、水泥浆砌条石或块石,以及石灰浆砌块石水泥浆勾缝等型式。石灰浆砌石水泥勾缝,适用于流速小于10m/s的小型水库溢洪道。水泥浆砌条石或块石适用于流速小于15m/s的中、小型水库,厚度一般为0.3~0.6m。大、中型工程,由于槽内流速较高,一般用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不小于0.3m。②为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在衬砌上应设置横缝和纵缝。衬砌的纵横缝一般用平缝,接缝处衬砌表面应结合平整,当地基不均匀性明显时,垂直水流方向的横缝一般用搭接的型式,特别要防止下游表面高出上游表面。在良好的地基上有时也可用键槽缝。对于平行水流方向的纵缝,可适当降低要求,一般可用平接式。纵横缝的间距应考虑气候特点、地基约束情况、混凝土施工(特别是温度)条件,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其大小一般采用10~15m。靠近衬砌的表面沿纵横向需配置温度钢筋,含筋率约0.1%。衬砌分缝的缝宽一般多采用1~2cm,缝内必须做好止水,衬砌的纵缝和横缝下面应设置排水设施,且互相连通渗水集中到纵向排水内排向下游。③纵向排水通常是在沟槽内放置缸瓦管,管径视渗水大小确定,一般采用10~20cm。管接口不封闭,以便收集渗水,周围用1~2cm的卵石或碎石填满,顶部盖混凝土板或沥青油毛毡等,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灰浆进入造成堵塞。横向排水通常是在岩石上开挖沟槽,尺寸视渗水大小而定,一般采用0.3m×0.3m。为了防止排水管有可能被堵塞而影响排水,纵向排水管至少应有两排,以确保排水通畅。④泄槽边墙的构造基本上与底板相同。边墙的横缝间距与底板一致,缝内设止水,其后设排水并与底板下的排水管连通。在排水管靠近边墙顶部的一端设通气孔以便排水通畅。边墙的断面型式,根据地基条件和泄槽断面形状而定,岩石良好,可采用衬砌式,厚度一般不小于30cm,当岩石较弱时,需将边墙做成重力式挡土墙。混凝土边墙顶宽应不小于0.5m,以利通行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