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为什么说上古“者”和“所”具有指代的性质?后来“所”字在用法上起了一些什么变化?
 
- 
	马氏文通把“者”和“所”都认为是关系代词,可以推断出,“者”和“所”是同一性质的代词。“者”和“所”在上古语音系统中是同属于鱼部的,他们都是指示代词的一种。
“者”字是被饰代词,一般用于定语的后面。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另外,“者”还可以放在“昔”后面,表示时间,还可以放在数词后面,表示并举。如:昔者辞以病。二者不可得兼。
“所”字经常放在外动词的前面,它的语法作用是使这个动词、整个谓语形式或整个句子形式都变为定语的性质。如:臣之所好者,道也。汉代以后,“所”字获得了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就是在被动句中作为动词的词头。在这种情况下,就丧失了它的指示作用,如:汉军却,为楚所挤。到了现代,在“所”字后面的动词和前面的主语合起来成为定语的时候,它们所强调的就不再限于本义的施事者了。如:我昨天所买的书,“所“字所要强调的并不是“我”,而是“昨天”。“所”字在现代一般口语里已经很少用了,甚至是完全不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列词集中,现被看作是我国第一部词总集的
 - 判断动词"是"只能带名词性宾语。
 - 古无轻唇
 - 花间词人中与温庭筠齐名的是()。
 - 标点符号用来表示()、()或词语的()。
 - 上古否定副词“弗”和“勿”的语法特点怎样
 - 数词、天然单位词和名词的结合方式在历史上
 - 分期在语言史的研究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汉
 - 上古汉语的形容词有哪些类似词头的附加成分
 - 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特性大同小异,可以合称
 - 复句分句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古汉语中复合式合成词形成后,两个语素意义
 - 名词任何时候都不受副词修饰。
 - 词是随着隋唐()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
 - 补语是()、()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 简述“者”与“所”的区别与联系。
 - 宾语和补语同现时,顺序是固定的。
 - 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具有修饰、补充作用。
 - 精母今音有几个读法?是按什么条件分化的?
 - 陈澧系联法的具体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