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患儿5岁,发热,头痛,皮疹10h,频繁抽筋,昏迷2h就诊。体检:全身散布淤斑,两下肢已融合成片,血压0/0kPa,瞳孔右侧散大,左侧为3mm,左下肢轻瘫,呼吸节律不规则。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父母亲应进行的预防措施是()
A、早期检查,及时发现继发新病人再及时治疗
B、菌苗预防
C、口服利福平
D、高锰酸钾溶液漱口
E、中草药预防
- C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败血症发病机制中的人体因素有()
-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 男,56岁,跑步时突然自觉腹部不适,恶心
- 乙脑病人早期诊断依据是()
- 传染病的诊断需综合分析()
- 典型霍乱病人的临床分期是()
- 霍乱病人反应期的发热是哪种因素所致()
- 男性,33岁。不规则发热2周余,伴腹泻、
-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预后最严重的致病菌是(
- 与钩体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无关的因素是()
- 罗阿丝虫病又被称为()
- ()为预防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一种生物
- 女性,56岁。昨日吃不洁水果,夜间出现发
- 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是()
- 乙脑的三大主要症状是()
- 下列哪条不是胃肠型疟疾的临床表现特点()
- 发生于显性感染之后的病原携带者称为()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性最大的
- 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的当地居民易患登革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