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宋代三次兴学在改革科举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 (1)范仲淹等人提倡经济实学,力图将学校教学、科举取士和经业治国三者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以学校为主体、科举考试为手段、社会需求为目的新的教育体制。科举考试先策论,后诗赋。(2)王安石改革科举设经义局,《三经新义》修成,由朝廷正式颁行学宫,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从此,士子参加经学考试与科举都以《三经新义》为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而有效地改变了经说纷异的局面。(3)宋徽宗改革科举,崇宁三年(1104年),诏罢科举,规定天下的士全部由学校升贡,停止州郡发解和礼部试,每岁考试上舍生如礼部试法。次年赐上舍生35人及第,以后每年试上舍生,赐于及第。崇宁五年,又诏于大比之岁取士参用科举,一度实行科举与舍选并行之制。直到宣和三年(1121年)才恢复科举旧制,惟太学仍保留崇宁定制。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请述评蔡元培“完全人格”的教育思想。
- 秦统一后,铲除私学,结束“百家争鸣”局面
- 朱熹理学教育的中心是()。
- 群众教育的广泛开展,是太平天国教育的特色
- 工读主义者分为四派,其中胡适代表的是()
- 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隋文帝为使教育适应集权统治的需要,创设了
- 近代教育家是如何论述德、智、体、美等各育
- 下列维新学堂中,专为维新运动培养骨干、传
- 早期改良派人物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
- 察举制度的特点是录取士人主要根据()。
- 以下教育论著不属于《礼记》的是()
- 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
- 在董仲舒看来,人性实际上就是指()。
-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 孔丘对君子强调三方面的修养要求()
- 《论衡》是哪位思想家的代表作()
- 氏族公社末期,产生了文字,这是历史发展的
- “长善救失”是指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发挥长处
- 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