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解释酶作用专一性的假说有哪些?各自的要点是什么?
  • ⑴锁钥学说:是德国著名有机化学家,EmilFisher提出来的。他认为酶像一把锁,酶的底物或底物分子的一部分结构尤如钥匙一样,能专一性地插入到酶的活性中心部位,因而反应发生。
    ⑵三点附着学说:该学说是A·Ogster在研究甘油激酶催化甘油转变为磷酸甘油时提出来的。其要点是:立体对映体中的一对底物虽然基团相同,但空间排布不同;那么这些基团与酶活性中心的有关基团能否互相匹配不好确定。只有三点都相互匹配时,酶才能作用于这个底物。
    以上两种学说都把酶和底物之间的关系认为是“刚性的”,只能说明底物与酶的结合,不能说明催化。因此属于“刚性模板”学说。
    ⑶诱导楔合假说:1958年,Koshland提出了诱导楔合理论。该学说的要点是: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具有可塑性,即酶分子木身的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当酶与其底物结合时,酶受到底物的诱导,其构象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引起催化部位有关基团在空间位置上的改变;以利于酶的催化基团与底物的敏感键正确的楔合,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